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,是应对气候变化、推动绿色发展的战略举措。为深入贯彻落实《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(2021—2035年)》,抢抓国家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机遇,加速融入全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格局,推动我省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,2022年5月19日,河南省政办发布《进一步加 快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》。
意见中提到以郑州为核心发展整车产业为产业布局,主要发展新能源客车、乘用车、载货车;产业基础较好的地方着重发展配套产业,引进培育核心零部件龙头企业,努力建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。依托国家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郑州城市群,着重发展燃料电池载货车、客车,加速建设自主创新能力强、产业化水平高、配套设施完善、示范应用先进的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集群。以郑州、许昌、鹤壁、焦作等市为核心,尽快推进建设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应用基地。
一、发展目标方面,意见中明确五个新目标:
目标一:产业规模跨越增长
到2025年,新能源汽车年产量突破150万辆、占全省汽车产量的比例超过百分之四十,努力建成3000亿级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,力争推动全省汽车整车产值达到5000亿元、零部件及配套产值达到5000亿元、销售及增值服务营业收入达到5000亿元。
目标二:关键技术取得突破
到2025年,汽车电子、动力电池、燃料电池、电机电控、车用操作系统和智能网联汽车环境感知、智能决策、协同控制等领域关键技术取得突破进展。
目标三:配套能力大幅提高
到2025年,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配套能力显著提升,互联网、大数据、云计算、人工智能和氢能储能、新材料等产业融入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,基本形成新型产业链圈。
目标四:基础设施保障有力
到2025年,全省充(换)电和加(储)氢技术水平和设施规模、运营质量显著提升,建成集中式充(换)电站5000座以上、充电桩15万个以上、加氢站100座以上,实现重 点应用区域全覆盖。
目标五:公共领域绿色替代
到2025年,除应急车辆外,全省公交车、巡游出租车以及城市建成区的渣土运输车、水泥罐车、物流车、邮政用车、环卫用车、网约出租车基本使用新能源汽车;重型载货车辆、工程车辆绿色替代率达到百分之五十以上。
二、主攻方向
主要包括三个方面:一是扩大整车规模。提升新能源客车竞争优势,扩大新能源乘用车规模,加 快发展新能源载货车。二是做强配套产业。打造千亿级汽车电子产业集群、千亿级动力电池产业集群、百亿级电机电控产业集群。三是做优增值服务。建设枢纽性汽车销售和进出口集散地,大力发展后市场服务,培育扩大新能源汽车消费。
三、主要任务
从加强技术攻关、做强优势企业、强化推广应用、完善基础设施、推进整合发展五个方面作为主要任务。支持郑州市建设国 家级车联网先导区,推进主要区域交通设施车联网功能改造和核心系统能力提升,推进智能网联汽车、道路基础设施、车联网络通信、交通应用服务、身份认证等跨区域、跨平台互联互通。加 快推进车联网网络安 全保障能力建设,构建车联网身份认证和安 全信任体系,推动商用密 码应用,强化车联网络通信保障。
四、保障措施
主要包括四个方面:一是强化组织领导,二是强化政策支持,三是强化人才支撑,四是强化项目带动。鼓励企业开展国际合作,推动从加工制造向合作研发、市场营销、品牌培育等产业链环节攀升。